2023年9月25日,港股市场迎来了动荡的一天,内房股领跌,其中中国奥园跌幅超过72%,中国恒大跌超过21%,阳光100中国跌超过24%。与此同时,科技股普遍下跌,理想汽车-W跌幅超过7%,蔚来-SW跌幅超过4%,携程集团-S和京东集团-SW跌幅也超过了4%,而美团-W和腾讯控股跌幅超过2%。


不过,最引人注目的当属中国奥园的复牌。中国奥园停牌长达17个月后,于当日复牌,然而复牌之初便遭遇了巨大的跌幅,开盘跌近70%,成为市场上的“仙股”。截至收盘,中国奥园的股价报0.325港元/股,下跌了72.46%,总市值仅有9.64亿港元。这也标志着中国奥园市值的巨大缩水,2020年1月,该公司的总市值曾高达389亿港元。


中国奥园此次复牌恰逢其停牌时间接近18个月的预警线,因为根据港交所的规定,停牌时间超过18个月将会面临摘牌的风险。更加令人担忧的是,去年7月11日,中国奥园被剔除出港股通,这意味着境内资金只能卖出而不能买入该公司的股票。


中国奥园为了准备复牌,采取了多项措施。今年7月,该公司陆续补发了2021年年报、2021年中期业绩以及2022年年报,并于8月底披露了2023年中期报告。在这些财务报告中,中国奥园表示已刊发了所有尚未发布的财务业绩。最终,公司于9月22日宣布,在满足联交所的五项复牌指引条件下,将于9月25日恢复股份买卖。


然而,从财务报表可以看出,中国奥园近年来的经营状况明显下滑。2021年,公司销售额为1210亿元人民币,但到了2022年,销售额降至202亿元。今年上半年,合同销售额进一步下降至74.8亿元,合同销售面积约为81.9万平方米。盈利方面,2021年中国奥园的归母净利润亏损了330.75亿元,2022年亏损降至78.43亿元,今年上半年亏损达到28.96亿元,两年半的累计亏损高达438.14亿元。


公开披露的信息显示,中国奥园已经陷入“资不抵债”的境地。根据2023年中期业绩报告,公司的资产总额约为2218.21亿元,而负债总额则约为2423.53亿元。


中国奥园目前的“自救”关键在于境外债务重组。公司于7月份公布了一项总额428亿元的境外债务重组方案,并于6月30日与境外优先票据持有人达成了协议。在8月10日的公告中,中国奥园表示,持有票据本金金额占比75.89%的债权人已正式签署或同意重组支持协议。而在9月22日的公告中,中国奥园宣布,境外债务重组可能会在近期向相关法院申请程序以开展协议安排。


需要注意的是,中国奥园并不是唯一一家在停牌后成功复牌的内地房地产企业。自今年3月以来,包括中国恒大、佳兆业集团、融创中国、世茂集团等多家房地产企业也已成功复牌。


除了中国奥园外,中国恒大也成为当日港股市场的焦点。中国恒大旗下的股票全部低开,中国恒大本公司开盘跌幅超过14%,截至收盘,中国恒大的股价下跌超过21%,恒大汽车和恒大物业的跌幅也分别超过了22%和14%。


背后的原因是中国恒大的境外债务重组遭遇了变数。在9月24日的内幕公告中,中国恒大表示,由于其附属公司恒大地产集团正在接受立案调查,公司目前的情况无法满足新债券的发行资格。此前两天,中国恒大还发布了一份公告,称自今年3月22日以来,其销售情况不如公司预期,因此有必要重新审视建议的重组条款,以满足客观情况和债权人的需求。在这一背景下,原定于9月25日和9月26日召开的与建议重组有关的会议已被取消。


另一方面,港股通成份股中的马可数字科技也经历了一轮巨大的波动。在9月25日的交易中,马可数字科技的股价再次大幅下跌,截至收盘下跌超过26%,成交额超过2亿港元。而在9月22日的交易中,马可数字科技的股价已经暴跌了超过82%。


这次的股价波动与两份公告有关。首先,马可数字科技于9月15日宣布,将向独立第三方SEB Holdings发行总值5000万元的三年期零息可换股债券,换股价为每股65港元,折扣率为17.46%,这一举措占公司扩大后股本的0.12%。然而,令市场意外的是,公司于9月21日晚间发布公告,宣布与认购人终止了该交易。


港股通成份股的这次波动引发了市场高度关注,许多业内人士认为,未来港股通的遴选标准应该更加注重市盈率、市净率、换手率、成交额等指标,以有效保护所有市场投资者的权益。